top of page

三月刊/2025

已更新:4月13日


励志精句

作者 | 摩诃尊者


活在当下吧!善恶美丑好坏皆是水中月,空中花。一切都是缘影啊!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 


天地之心

九莲圣经 · 月光品八十五



陰陽相勝病由,太陰攝日,盈缺光能,北方大用無跡,佛母一指禪,無佛無眾生;天地正位,陽生陰長,日月同功,老瓜熟籽,物物不絕演成,上帝之載也。


無日不知光,無鬚不知老,時光易過,白絲報老,祖師抱疾,食雖充飢,藥雖固身,為眾生不放非不放,頂劫化劫,順循天命流使,證道修子,休休一無所有,以實虛位。


師之為人,鞭長莫及,無之,曲高和寡,有之。修子率性師模,莫非以佛印佛,南方微笑,北方微笑,無言說無理由,微笑,哭泣,好似有道,佛陀洗足敷座而坐如是!


佛母水脈靈分坤道身為法王。囑咐師母:開寶庫敕命法王,協助師母;老水還潮,今曰南雁北飛;佛母應運,水脈流方,三三出雙聖,法王輔師母,汝可大行。


時諸眾為殿前路拓寬,師母率法王領工,菩薩諸真聖子,同力聖舉,法喜不掩,祖師杖示曰:殿前路拓寬,意義極大。


是日,祖師饍罷興步觀音道,夜幕星燦風清,草木若寂若動,犬吠蛙哦,彷彿共贊天籟,好似有道!祖師仰首觀天微笑!師母指月微笑!


月亮光光,月亮光光,正法眼藏,教外別傳。天命流誠,無有方圓,強名方圓。周遊列國去,十數寒暑,在劫歷劫無一法可施,為化群生故有道,開放五辛吻道。


日輪不遺月亮光光,千江有水千江呈,一個菩薩一江月,上下同光源,頓悟月光光,照破無無還有什麼!


相隨人心有判,大地眾生佛性不二,吃飯睡覺,好似有道,佛菩薩眾生,殊於志愿擔當,相似非似也。


佛法無邊,法度眾生,無法度眾生;迷則法界行邪,故道有路,悟則自然佛行,道無可言,眾生顛法,法法非法,非邪非正,即便生機。


菩薩樂道非菩薩樂道,佛母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脫苦淵。




 


天河鸾文

十方院 · 天河鸾文二十二


老來子甲辰年七月初三日


花絮:

地藏古佛就座后; 就叫我们把桌上的杯子拿开, 然后用手在桌子上大力捶震一下。

原來在无形界是在用他的锡杖震一下;象徵錫杖能夠震開地獄之門,解救地獄眾生脫離痛苦,同時,錫杖發出的聲音也有警醒沈淪眾生之意。
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賜詩完毕后;就问我们这个月份是什么节日?那天是七月初三日(七月中元普度)大家有没有自性自度啊?要提昇自己。


后來我们请祂賜【标题】,祂說:标题是什么,你们看詩的内容不知道吗?地藏古佛是那裡的?那标题要写什么?那就用【彼岸】。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地藏古佛降:【彼岸】


七星宝剑鎮守殿

浩然正气稟威嚴

守正如一藏正法

節節上昇空玄如

心誠意正理玄空

抱樸守真妙清心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大願地藏王菩薩简介:


地藏王菩薩信仰,是亞洲民間常見的信仰型態。祂因為前生救出在地獄中受苦的母親,並發願要救度一切苦難中的人們,尤其是地獄眾生。所以地藏王菩薩的「大孝」和「大願」深受人們所敬仰。因此,地藏王菩薩在中國,和文殊、普賢、觀音,合稱為「四大菩薩」。]。


人們因為地藏王菩薩有著「眾生度盡、方證菩提;地獄不空、誓不成佛!」的偉大願望,更成了人們對於死後世界,追求解脫的唯一仰賴。


一、地藏王菩薩名號的由來


《地藏十輪經》中描述了:「安忍不動如大地,靜慮深密如秘藏。」因而名為地藏。意思是說,無論高山流水,花草鳥獸,世間一切皆需依地才能生存,而地藏菩薩的偉大願望就像大地一樣,能穩穩地載負一切眾生,並用一切妙法幫助萬物,從痛苦的此岸解脫到光明的彼岸。


二、地藏王菩薩生日及成就之路


西元629年間,地藏出生於新羅國的王族,俗名金喬覺;24歲時剃度出家,而「地藏」則是他出家後的法號,又稱金地藏。之後便輾轉於九華山清修75年,於99歲時圓寂,「地藏」成就了肉身不腐,被人們奉為地藏王菩薩的化身,而他的圓寂日(農曆七月三十日)也被訂為地藏王菩薩生日。


根據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中描述,地藏王菩薩的前生曾為婆羅門女、光目女和國王,而這幾世也是他奠基菩薩的關鍵。


(A) 婆羅門女救母:


過去,久遠阿僧祇劫前,有位覺華定自在王如來,滅度之後的像法期間,有一名婆羅門女,由於宿福深厚,備受眾人的欽仰與尊敬,行住坐臥間,皆有諸天護佑;但婆羅門女的母親,卻信仰外道,不信因果,常輕慢三寶。


婆羅門女廣說方便,勸導母親信受正法、恭敬三寶,以建立正確知見;然而母親對於正法,並沒有真正產生信心,不久命終,隨業流轉,墮入惡道。


婆羅門女於是變賣家宅,四處廣求妙香、奇華,以及種種供具,為母親於覺華定自在王佛塔寺內,大興供養,以此功德迴向其母,最終得以脫離地獄苦報,離苦得樂,超生天界。


婆羅門女便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前,發大誓願:「願我盡未來際,為所有罪苦眾

生,廣設種種方便,令他們離苦得樂,皆得解脫!」


(B)光目女救母:


清净莲华目如来的时候,有一罗汉名福度众生。沿途教化人。遇著一圣女名叫光目的,设斋供养;罗汉问她欲求什么。光目女说:「因我的妈妈死了,所以修福想救拔她,不知她生到何地去了?请你告诉我吧。」


罗汉感愍光目底孝心,便入定去看,看见光目底母亲已堕在恶道,正在受大苦哩,他说:「你的妈妈在生常造什么事?」光目说:「唉!她老人家总为贪口腹,最爱杀生,好吃鱼鳖之属,还吃许多魚子(未成的蛋子),或炒或煮,恣情食啖,伤的性命千千万万说不完。」


罗汉为愍光目孝心,劝她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,并塑画形像,可以使母超生,自己更培福。

光目从此便照著做了起来,画佛供养。每每悲泣瞻礼不止。后來光目向空哭泣诉愿、求佛加被她母亲永脱地狱。


愿从此发下大悲菩提心:「所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,诸罪恶众生,誓愿一一救度,等他们成了佛,我然后才肯成佛。」


她这样在清净莲华目如来前发了大愿之后,她母亲最終出離地獄,升天享福。


(C) 國王的願望


地藏王菩薩在成就之前,有一世是一個小國的國王,他與鄰國的國王是好朋友。有一次,他倆一起發願,鄰國的國王發願自己可以早日成佛,普度萬民。地藏王菩薩心裡想如果百姓們沒有解脫苦難,那麼自己成佛又有什麼意思呢?於是,鄰國的國王成了一切智成就如來,而那個願意最後成佛的國王,便是地藏王菩薩。


地藏王菩薩與目連尊者關係


為什麼「地藏王菩薩」與「目連尊者」同為出家相,手中都拿著錫杖?

傳說,因為目連不忍看到自己的母親在地獄受苦,他努力行善的孝心感動了地藏王菩薩,因此成就了輔佐地藏菩薩的願望。所以許多地藏廟裡,經常會同時供奉「地藏王菩薩」與「目連尊者」。不過兩尊都是沙門相,區分的方式為,地藏王菩薩的座騎是諦聽,目連尊者坐騎為象、麒麟或是獅子。


三、地藏王菩薩的救世法寶


(A)掌上明珠,光攝大千世界


地藏寶珠(梵語Cintā-maṇi),又名摩尼寶珠。寶珠放大光明,光明所到處,能為人們消除一切疾病、痛苦、災厄,使人們得大智慧、大福報,有無量功德與福氣。


(B)手中金錫杖,震開地獄門


根據《得道梯橙錫杖經》描述,錫者輕也,杖者能除煩惱,出三界。淺白地說,能為人們斷除五欲,滅三毒(貪嗔癡),得智慧,幫助我們消災、鎮宅。錫杖也象徵法力威嚴,能震開地獄之門,令一切眾生都能得度。


(C)地藏王菩薩的坐騎-諦聽神犬



傳說,地藏王菩薩的坐騎是一條白犬。而狗的天性忠誠,故被地藏菩薩收為坐騎。諦聽是隻神犬,坐地可聽八百里,臥耳可聽三千里,通曉佛理,避邪惡,人們將之視為吉祥的象徵。


谛听外貌:

谛听具虎头、独角、犬耳、龙身、狮尾、麒麟足的瑞兽,貌似龙非龙、似虎非虎、似狮非狮、似麒麟非麒麟、似犬非犬。


独角表公断力,龙身表吉祥,虎头表示智勇,犬耳表善听,狮尾表有耐性,麒麟足表四平八稳,所以又缘称"九不像"。


聖觀音解释:

妙智慧到彼岸,彼岸即為湼槃妙樂寂淨,乃是諸佛菩薩究竟解脱之地。彼岸乃為此岸沈迷於生死苦海之凡夫衆生立名。此岸的衆生有四生六道輪迴,三途八苦災厄;有貪嗔癡愛等煩惱之迷惑,业力纏身,不得解脱; 若能登上慈航法船,立下菩提虔心,發願修行,明了大道,悟心性,卽登彼岸。既登彼岸,卽非彼岸,是名彼岸。


七星寶劍鎮守殿:

北斗七星是天地秩序的制定者,春生.夏長.秋收.冬藏;都是隨七星指向而来臨的。所以得天地威神之力的七星宝劍能除煞.去災禍,能斬斷妖精,淨化神灵、鎮守聖殿。千妖萬怪,不敢侵犯,結界護持,法力无边,保佑平安。


浩然正氣稟威严:

人乃道之所化,与天地同体,与天地同用,具足一切善德,吾人身上亦有天地所稟賦之威神之力,即吾人之一股浩然正氣,如同人身上的七星宝劍一样,威严無比。人若能平时聚养好能量.正能量,安平知足,与世無爭,集聚道义,涵养心性,清淨圆满,自能正氣冲天,邪魔不侵。


守正如一藏正法:

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藏於何處?即在正心,在止於一處的至善地。若能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;即能守正,即能如一,不得法,難窺其堂奧,只在文字知解打轉,不得其門而入,其詳目乃為,非礼勿視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動。


節節上昇空玄如:

竹有節有度,有中空,故能節節長成;上昇有其高,有其剛,能吸天地日月精華。有其柔,有其堅韌,能耐風雨折損、高風亮節。空:真空生妙有,

玄:玄妙難測不窮:

如:本然面目。

观竹,观水,观天地。無非就是悟道。所以,以竹形容為君子,与松梅並称歲寒三友。


心誠意正理玄空:

誠:真誠勿自欺。

正:大中至正。

内聖法門,不離誠意正心。内心察覺到了,必存誠守正。能察覺是誠在作用,此作用不存有忿懥,恐懼,好樂,忧患。聖人又玄又空的道理,也就是這個樣子。


抱樸守真妙清心:

抱:怀也,守持而弗失。

樸:質樸的本性。


能夠時時刻刻,抱持著質樸的本性,严守著純真的本然面目,不讓其丢失。就能會得那妙不可言,清淨無染的純潔之心。所以佛所形容的彼岸,就是這個样子。故曰:明心見性。



十方院 · 天河鸾文(二十三)


老來子甲辰年九月初四日


花絮:

衪降駕时就哈哈大笑。叫木头过來扶衪起身! 坐在仙椅后; 就向我们要了一張帋巾;然后问道:【我的脸黒黒还是紅紅啊!要不要擦一下】?


龟丹最后一位过來的仙佛是那一位?

原來是[法主聖君] 。

現在是九月份有什么日子; 灵界的喜庆!


註:

初一: 观音菩萨证果普光功德山王 如來的日子。

初九: 中坛元帅(哪吒)聖诞;又是2023年证位慈航普度总护法的日子。

初九: 九皇爷聖诞。

十五: 明明上帝秋季大典。

十九: 观音菩萨的出家紀念日。

三十: 药帅琉璃光如來佛诞辰。


这附近的斗母宫不是很热鬧吗?

刚刚去巡视才过來。



【斗母宫正在庆祝九皇爷聖诞,

也有恭奉法主聖君】

賜詩完毕后;衪又讲:果老跟衪有很深的渊緣!今天时已到。

后來賜标题为【灵塔】。

然后说:你们要好好修;这个塔才是你的。



龟丹法主聖君 降:[ 灵塔]

凱旋之門超凡界

步步為營順天時

身心灵地純善根

洗盡繁華節節升

明德法寶顯真器

道光千里突光明



法主聖君简介:

宋時,張、蕭、洪結義兄弟三人,路經福建省永春州德會縣九龍潭石牛洞,該潭甚深底透,石牛洞乃一座有名佳穴,此洞內藏有千餘年道行之怪蛇(三叉尾),修真養性受日月之精華,致能變化人形,且神通廣大變幻無窮,以妖術惑眾,時傷害居民及過往行人,附近居民懾其神通,每年要選童男、童女獻祭,否則即有水患、風災、蟲害,附近居民屢受其害,深以為苦。時張公聖君昆仲三人,精通武藝、法術,行道至此,聞及此事頗以為憂,決心除害,即商議必須收除此怪物,以救萬民。

某日,窺俟蛇精於潭中嬉戲時,張公聖君先跳入潭中與之鬥法,奈力不繼幾乎瀕死,二弟蕭公聖君、三弟洪公聖君施法術以濟之。時蛇已浮出水面,張公聖君扼住蛇首,奈怪蛇頗大兼之能通人性,將張公聖君遍身盤繞,展開巨口噴出毒煙,將張公聖君顏容薰黑,在危急之時,蕭公聖君提起大斧猛砍,怪蛇猛力掙扎,因而誤傷張公聖君面額,額頭有一腫瘤,蕭公聖君見之,惶恐無措以致面紅,洪公聖君見之非常憤慨,以致面青。經過一番苦鬥,終將蛇精擊斃,三兄弟亦化為青煙,昇天為神,蛇患從此而絕,百姓安居樂業,萬民敬仰其德靡淺而殺身成仁,乃在洞內建造廟宇祀之,尊為「法主公」,故今俗奉祀三尊法主公,塑像一黑面、一紅面、一青面。現玉體仍在石牛洞內萬年不朽,並顯赫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光德里院后坑碧靈宮(今安溪縣城廂團結后坑村)。

法主公聖誕日:農曆七月廿三日


聖觀音解释:【靈塔】

灵者,灵性也,神灵也。灵塔,灵山塔,皆是在形容人人皆具佛性。自性佛所在之处,所在之点,也就是吾人灵魂出入和所居之處。所以佛曰:佛在灵山莫遠求,灵山只在爾心头,人人有個灵山塔,好向灵山塔下修。


凱旋之門超几界:

凱旋:勝利而回,歸來返回本處之意。

門:众妙之門,玄牝之門。凱旋之门即是正法眼藏、谷神玄关,至善宝地,須得法,如法修行才能証得。所以战勝七情六欲,以六根法总攝証得圆通,了脫生死,才能超脫輪迴苦海的凡界。


步步為營順天時:

步步为營:原意為軍隊每前進一程,即建立一堅強營壘,嚴防敵人攻击,比喻為小心谨慎,防備周全之意。所以君子必須知曉天時,順应天時,天時火風鼎亨圣炼賢,正位凝命,隨時战战競競,如臨深渊,如履薄冰,得一善則拳拳服膺。


身心靈地純善根:

身心灵宝地,即是吾人本自具有之三宝。精气神,佛法僧,性心身,三宝本是自家宝珍,纯善无恶,与天地同根同源,若能性心身一贯,名得三宝,虽名有得,实无所得,復其本然即是。


洗尽繁华節節升:

世界一切的繁华热鬧都是不真實的,只有普通平淡才是正道。所以唯有洗去,除盡外在不真實的伪装,才能漸漸升高,逐次逐一的向上進步。


明德法寶顯真器:

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明德即是具有光明,永恒,唯一的本性之德,即是上天所賦;最宝貴的本心法宝,若能显此真心,即能法界一切众生,平等不二,無有贵贱,无有高下,處處皆佛,人人皆佛。


道光千里突光明:

若能突破人世间一切的名利,榮华富貴,愛恨情仇,虚假不实的珈鎖障碍,讓心無罣碍,無有恐怖,远離顛倒夢想,得大自在,就能讓自性佛光,照耀一切,如同道的光芒在天地之間,散播千里,万里,無遠弗届;亦如同灵界的燈塔一樣,指引一切芸芸苦海众生,皆能歸航观音净土。



 


钟鼎琴笙

天真的平台​


文字蒙求​-仓颉原始象形文字创造者


天河鸞文第十九篇​

龟丹-清水祖師​


清淨無染乃是真​

道体明理唯妙宣​

靈秀上軫昭昭明​

善持抱定有始終​

学海無涯立志向​

樸素行程贯理通​


家人卦​

父父子子,​

兄兄弟弟,​

夫夫婦婦,​

而家道正,​

正家而天下定矣​





 


晨钟暮鼓

泽火革



遊化观心,

外悦內明。

阳光播灑,

普门大开。


合同僧宝,

莫忘初心。

开荒普度,

革之真義。


澤即水智,

火即考拔。

水能滅火,

火能涸水。


革之道-

把旧的去掉。

改革刚开始,

人都不相信。

一段时间后,

否极泰来到,

大事皆明白!


改革是人间大事情,

必要謀慮而後行動,

則可无悔矣。

革新的条件有三,

天时,地利,人和

1)必有時機(有天灾或者是人祸)

2)有当地志同道合的人才

3)有变法,有谋略,谨言慎行。


当革之時, 只求能自固守其位,

不可妄求有功!


慈航普度,

四因成熟,

骑马点将,

踏遍中土。





 


探索

作者 | 夏伟森 · 回国心得:修行路上的感悟



11月15日,我怀着期待的心情从墨尔本回到新加坡。回国后,我约了德藏叔叔见面。他不辞劳苦地与我共进晚餐,并耐心地与我交流修行心得。固然,后学我才疏学浅,能够理解的内容仅及十份之一二,但每一句话都让我受益匪浅。


重回慈航,让我感受到久违的温暖。同修们的热情欢迎如同回到了一个大家庭。有从小看着我长大的叔叔阿姨,也有许多新的面孔。慈航的氛围让我深刻体会到大家对正道理念的共同追求:互相精进,互相鼓励,互相督促。


月会让我感受到与时俱进的变化。许多熟悉的前贤积极参与班会运作,同时通过Zoom与各地的同修共同学习。这种形式上的突破让我惊叹现代科技为修道带来的便利。然而,尽管班会的内容深奥,我却听不明白太多。在我看来,修行不仅仅是听懂大道理,而是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善念。我认为,只要行好事、做好人,做到问心无愧,就是修行的体现。


关于青年人的参与,我发现慈航的青年人比例较少。这可能与修道的枯燥或内容的深奥有关。然而,我的观点是,无论是否持素,只要心存善念,为社会带来益处,家庭和睦,与朋友和谐相处,就是在修行。圣人的道理固然高深,但我们需要结合自身的生活方式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。每个人的境遇、环境、思想、性格各不相同,修行的方法也应因人而异。如果持素却性格恶劣、品德不正,远不如不持素但品德端正的人修行得更好。


我的茹素之路始于15岁,不到三个月便得法。回想当时的自己,比现在单纯许多。然而,随着年龄增长,我对事情的看法变得更加复杂。同学朋友常问我为何茹素,认为持素麻烦,肉类美味,但我并不为此困扰。我持素的理念简单:不杀生而已。我不会因此与他人争论,他们也尊重我,总会为我找有素食的地方或特意为我煮素。我偶尔吃肉边菜,但不觉得有愧,因为我不想因自己的习惯为他人增添麻烦。


关于修行的形式,有人认为静坐和抄经是修行的必要方式,但我认为修行不必拘泥于形式。静坐和抄经的目的在于心灵的平静,而我只要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安宁,无论走路、吃饭、运动,都可以是修行。每个人的修行方式不同,因为背景、经历造就了各自的人生。

修行的本质在我看来并非追求完美,而是活在当下,问心无愧。
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DHCHY_1382.JPG

慈航普度

慈航普渡一个广结善缘、集思广益、提供发挥才华的非营利平台、它提倡传统文化教育、道的传承与净化身心灵。

訂閱

感謝您的提交!

按日期

慈航普度 © 2024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