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四月刊/2025


钰言集


我们要懂得如何整体的去经营我们的家庭,并将其作为修行的道场,那就是菩萨道的概念。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 


天地之心

九莲圣经 · 理法品  第八十六



夫真理無法,靜動無端,陰陽無善惡;四因是非非是非,妙道相對更絕對。

若逆轉若順轉,時針無中不能轉,什麼可說不可說!


佛母淨聖,隨緣隨類,救九六有情,有心不染虛白,入因果無願亦無受,輾轄五行躔次,佛法無邊,與道無間,無上正等正覺也。


法乃強名,妙覺如然千百億同觀,圓德閒閒,如理變相無相。

佛之自然無心待有心;菩薩以理無心待有心;羅漢無心待有心,再過幾年且看他;眾生心你來我往,不對待無能也。


陰是道,陽是道,大道演化天地律動,生剋制化數變平衡氣象,常非常,一切效應莫非流能。

真理核心,真理化育,轆轆世間天涯路,惟有修道不誤人,辦道者學以致用真理,大道不用學也。





慈航的视频除了原有的 Vimeo 频道可以观看外,现在禅化院也已将视频上载至 慈航普度 YouTube 频道:



 


天河鸾文

十方院 · 天河鸾文二十四


老來子/方訓子甲辰年九月十八日


花絮:

佛母借竅方訓子

教化菩萨借竅老來子

教化菩萨一降驾; 就叫木头去扶聖乩方训子起身{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已降驾於其身}。

两位仙佛就座后,教化菩萨请聖观音也就座。鸾文詩句写完后;教化菩萨要木头解释一遍;然后再请聖覌音补充。教化菩萨也叫水莲选其中几句來解释;可是她不大会解释;教化菩萨就劝她少看连续剧;多阅读善书才会明理。


最后佛母留下一句讖語:

【薪薪之火,可以燎原】。


普光功德山王如來佛母 /教化菩薩 同降:

(鎮殿元帥护駕佛母临堂)

【証道】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】


水到渠成今已成

環環相扣菩提煉

天地萬物循環序

廖廖學兒悟真理

仙佛聆听嘆觀止

慈悲為怀善緣隨

法船度衆盼兒朗

永結同心合其德




普光功德山王如來佛母簡介:


九蓮聖經云:

觀音佛母於過去劫則由水精佛王化身為正法明如來,是時釋迦佛是其座下苦行弟子,後來釋迦佛於本劫紅陽應化人間,正法明如來亦應化人間為釋佛弟子,號觀世音菩薩。 此謂一佛出世,千佛扶持也。


佛說阿彌陀佛滅度之後,佛母觀世音,遞補示現,三十二類應化。於三期白陽鼎泰,天運丁卯年九月初一日中夜分,娑婆子時,得證無上正等正覺,號“普光功德山王如來”,普度三曹。


教化菩薩简介:

話說當年雲遊姑娘天真活潑可愛,十七歲就有很多人來提親論婚嫁,但是雲姑娘自覺是上天的女兒,一心只想替天行道利益眾生,她經常到荒郊野外甚至深山採藥草幫人治病,後來有次因為嚴重風寒、年紀輕輕不幸歸空了!因此成就了气天大仙。

后來中國民間正流行瘟疫,二盘孙師母悲憫眾生受病苦之痛,心想:「若有任何諸神能顯化救眾,吾將渡其求道!」

有一次雲遊姑娘雲遊至一地,得知孙師母救眾的悲願,於是發願助救拯瘟疫,終得成效,同時也醫癒了孙師母的聖體,祂就履行當初的悲願,渡化雲遊姑娘求道,求道後到處消災治病,顯化渡人,因為助道有功,上天老母娘慈悲敕封為「教化菩薩」。

 

聖觀音解释:

証道即是証得道果,歸根復命,返本还元,即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即是自觉觉他,觉行圓滿,証得無上正等正覺。清静經曰: 雖名得道,實無所得,為化眾生,名為得道。

 

水到渠成今已成:

水到渠成有二意義:

一者, 申子辰三合水;自2004年甲申天河開啓;璧观传法,不二法門,心法相法結合開始至甲辰年, 縂攝六根法的修行已有所成就。

二者:慈航普度老水还潮,黃金舖地:殊勝因緣成熟,迎請应運佛---普光功德山王如來佛,观音弟子淨名園; 眾志成城.時机已成熟。

 

環環相扣菩提煉:

五行生剋制化,蘊育一切,即是环环相扣:

東方甲乙木生火----天医院。

南方丙丁火生土----道務院。

中央戊己土生金—--十方院。

西方庚辛金生水----禅化院。

北方壬癸水生木----松菊院。

五院成立;正位凝命,發菩提心,亨聖煉賢。


天地萬物循環序:

天地以昼夜,春夏秋冬,風溼溫熱涼寒。氣息相互激盪、讓萬物得到純正和諧的氣息,才得以滋長繁茂,所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;循環有秩序,萬物才得以生生不息,天長地久。

 

廖廖學兒悟真理:

廖廖:形容天真无邪,无所畏懼之貌。

學兒悟真理:形容初發圣贤心,努力不懈之观音弟子們,皆得悟得慈航普度中心思想的天地真理。

 

仙佛聆听嘆观止:

如在其上,如在左右的無形界衆仙佛們,看到大家皆能用心聆听圣訓,認真學習,不由得讚嘆起來,讃美這用心,真是好到了極点,而且无與倫比。

 

慈悲為怀善缘隨:

慈悲乃佛性本自具足之美德,故无緣大慈。

同体大悲,慈者與樂 、悲者拔苦:若人人皆能禀此佛性慈悲为怀,悲悯众生:那這股正能量,就能度化很多善良的有緣人能够跟隨。

 

法船度衆盼兒郎:

佛母盼望著迷途忘返的眾兒女们,能早日返回無極故家園团圆;故降下慈航普度這艘大法船,为能度尽天下眾生,皆能同註观音淨土。

 

永結同心合其德:

人得一(法)為大,復其本性:就能與天地合其德,大公无私,化育萬物,德行與天地相匹配,若能找回此和天地同体同用之本心:就能与諸佛菩薩相印心。更能心怀天下衆生,与天下衆生的心,永遠連結在一起。

 

十方院团队补充:

佛母讖语: 薪薪之火,可以燎原。

第一个[薪]:是三盤的前段[三明四喑]; 故九蓮照心灯经的第一品是[薪火品] 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
第二个[薪]:是三盤的后段[四贵五盘]; 老水还潮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
薪火:一块块的木材必须 燃烧才能薪火相传。

 

原本是[星星之火, 可以燎原]

天上龙华日月星; 新加坡又称为[星洲] ,

且天河鸾文的运作中心是在星洲; 而不在其他國家。

燎原: 而薪火相传即是传灯; 传道;是在救劫救人心,让好道想修行的人, 得到这把火的照亮。且让中原处处大放光明。


薪薪:  刘伯温的「烧饼歌」;

      火风鼎,两火初兴定太平。


推背图第43象:丙午; 鼎卦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三盘的第一阶段是圆普師尊(陈火國) 之运 。

这是第一个[薪] 。

三盘的第二阶段是慈航普度(誠化菩萨--陈火容) 之运; 这是第二个[薪] 。


——


十方院 · 天河鸾文(二十五)


老來子/方訓子甲辰年九月廿四日


花絮:

文殊菩薩借竅方訓子,教化菩萨借竅老來子。

两位就座后;文殊菩薩也請聖覌音就座。


教化菩薩請文殊菩薩先开口賜詩。写詩完毕后;教化菩薩叫木头解释大意;

又再请聖覌音补充。


最后水莲也被叫出來解释。

教化菩薩也勉励庄夕要慬得勤修,摒除雜念,正邪要分明。

  

 

文殊菩薩  教化菩薩  同降: 精修】

唯妙唯肖坦蕩矣

修心修養修本性

勤修雲開見明月

上台一飄水蓮香

聞人不知去向處

唯有自度自安心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文殊菩薩简介:

文殊菩萨,全名称为文殊师利菩萨、或者曼殊室利菩萨,也叫做妙吉祥菩萨,因为文殊菩萨这名字从梵文意译过来是「妙吉祥」;Mañju,文殊或曼殊,意思是美妙、雅致。śrī,师利或室利,意思是吉祥、美观、庄严。

 

文殊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其以智慧、辩才第一而闻名,他在佛教诸菩萨中是最聪明的菩萨,是诸佛智慧的化现。

 

文殊菩萨是佛祖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,通常以侍者的形象,出现在释迦牟尼佛座的左侧,普贤菩萨则侍立在释迦牟尼佛的右侧,他们三位合称“华严三圣”。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据《文殊师利般涅槃经》记载,文殊菩萨出身于古印度舍卫国的一个婆罗门家族,出生时有许多瑞相,相貌庄严,具三十二相(佛祖身上特有的三十二种非凡体相),身呈紫金色,刚生下来就能说话,并有七宝盖随覆其上。


《妙法莲华经》序品:「往昔日月灯明佛,未出家时有八子,闻父出家成道,皆随之出家。时有一菩萨名『妙光』,佛因之说法华经。佛入灭后,八子皆以妙光为师,妙光教化之使次第成佛,其最后之佛名『燃灯』,其妙光即文殊也。」可知,文殊师利居八代之首,而燃灯佛是释迦世尊的老师,所以文殊师利菩萨是释迦如来前九代之祖也。

 

在《妙法莲花经》中记载,当佛祖在灵山会上放白毫光时,文殊菩萨深知佛意,即请佛祖宣扬法音,倡导圆乘佛性,奠定佛教大乘思想的基础。而文殊菩萨的睿智,也让参会的诸菩萨、罗汉等心悦诚服,尊称他为大善知识。

 

在《维摩诘经》中记载,有一次维摩诘(在家的大乘佛教居士,是著名的在家菩萨)假说病了,惊动了佛祖,佛祖让弟子去探望,但诸弟子都畏惧维摩诘的口才,而没人敢去。

最后,佛祖派号称“智慧第一”的文殊菩萨率众弟子前去探病。文殊菩萨见到维摩诘后,两位菩萨互斗机锋,妙语连珠,反复论说深奥的佛法,使同去探访的菩萨、罗汉们都听呆了。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作为佛教诸菩萨中智慧第一的菩萨,文殊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一样,都属于是盛名远播的菩萨,文殊菩萨作为智慧菩萨的象征,他的形相也是有多种样子的,有文静慈祥化相,也有威严凶暴的化相。

 

但是,文殊菩萨的任何一种化相都是为了能有效地救度众生而化现,化相不同,侧重点也略有不同,一般来说,文殊菩萨常见的化身有五种:黄文殊、儒童文殊、五字文殊、白文殊、黑文殊。

 

文殊菩萨这五尊化相,合称为“五文殊”,他们都代表了什么不同的含义呢?


1)黄文殊:表开启智慧,通达空性,破除执着,获得内心的自在和洒脱。

2)儒童文殊:表开启智慧,去除不良习性,进而修心养性。 

3)五字文殊:表开启深广的智慧,令佛法长住世间,证悟空性。

4)白文殊:表快速增长智慧,增长记忆力和演讲、辨才的本尊。

5)黑文殊:表增长智慧,现威怒猛相状以降伏怨敌,去除魔障。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文殊菩萨作为众多菩萨中智慧辨才第一的菩萨,他的智慧也是不同的,在佛经的记载中,

文殊菩萨的智慧可以分为七种:


1)广大慧:指能够抉择一切经典论义,丝毫没有滞碍的智慧。

2)甚深慧:即空性智慧,指了解一切事物真相的智慧。

3)明辨慧:指洞察经纶中隐晦幽深的教义智慧。

4)敏捷慧:指能快速解决疑问、举一反三的智慧。

5)写作慧:指拥有写作著述的智慧。

6)辩论慧:指以逻辑对某命题的论证智慧。

7)演讲慧:指发掘演讲能力的智慧。


 

聖覌音註解:

精者:明也,诚也,專也,美洁也,精华也,精纯无雜也。

精修:【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】的修。虚明安静,精粹无雜的修,纯一无間,精誠確固的修。六度万行,精进不懈怠的修。


唯妙唯肖坦荡矣:

唯妙唯肖本为模仿或描写的非常巧妙逼真的意思。此处隱喻,必须透过精进的修行,才能效法学习諸佛菩萨,聖贤心胸坦荡的脚步,做到一模一样。即每一个观音弟子,皆是千手千眼观音的化身。


隱喻二:璧观得法点开玄关衆妙之门,寻回本然面目,性心身一贯,那回天之路,就是一條非常光明坦坦荡荡的大道了。

 

修心修养修本性:

修者,乃修改不合理的行为,一切从心著手,心不染著,自心必能常生智慧,不离本性,二六时中,言行若聖,修养若聖,从心所欲不逾矩。

 

勤修云开见明月:

成佛的七步天梯,唯有勤劳精进不懈怠的修行才能完成。其中必经过,种种磨难横逆,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自古真道必有真考,所以必须有坚持,永不放弃,积极乐观的精神,才能等到,乌云散开,见得月明的一天。

 

上台一飘水莲香:

上台一飘:走上上天巳築成的春台,挥一挥,飘一飘,抖一抖,不带走一片云彩,此乃在形容,如金刚经所言:还至本处,饭食訖,收衣缽,洗足已,敷座而坐的意境。洗去一切声尘的染著,清净无染,明心见性的当下。

水:智慧也,一切諸佛皆从般若出。

莲香:莲花香气,比喻君子那种出污泥而不染,的圣洁情操,其芬芳香气,千秋万世,无远弗届。

 

聞人不知去向处:

有聞听到人的声音,去找又找不著,其人已不知去向何处了。此句乃在隱喻,六根法耳根圆通,初於聞中,入流亡所,如如不动的那个人是谁?

 

唯有自度自安心:

慈航普度,自紫白定盘以后,开啟依法不依人,自性自度法门。此心安不向外求,找得本心,心本在那个(安)处。


——


十方院 · 天河鸾文(二十六)


老來子/方訓子甲辰年十月初十日



花絮:

仙佛一降驾, 就问木头: 你來唱一遍心经, 会吗?木头就说: 会唸不会唱。他唸完心经后,

仙佛就说: 有两尊仙佛來, 你们是要請教化菩萨还是观自在菩萨?木头说: 观自在菩萨!

后來佛母借竅方訓子來写詩。

 

普光功德山王如來佛母降:忏悔

时时忏悔时时拂

一代不如一代臻

枉费心思白玉身

天机不可空妄想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观自在菩萨开示:

心经大家都会唸都会唱; 但是口唱心不行也是枉然的;是没用的。心路的旅程是靠大家一步一脚印的去实行,口誦心不行,等於是白帋。打从你归依到现在这个过程都是你的旅程。


如果不好好去珍惜,那就会去轮回,明白吗?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,自己都没有办法度化自己,那怎么去度化别人呢?


苦集灭道,积累了那么多苦没有去灭,这个道怎么能显出來呢? 唯有自己去精进,不怨天不怨人, 把自己份内的事情能够处理好,才是正道!


谦卑,大家还是做得不够好,反省自己。


今天就不写诗句, 一切詩句都在心经中, 自己都不去领悟, 写这么多詩句, 只是看,不用心去体会, 也是白帋。


教化菩萨慈悲, 希望覌自在菩萨能够跟大家結个緣, 所以她今天就不來上課了。多多去体悟, 自己要的是什么?不是虚名,不是名利; 也不是钱财, 这些都是化为乌有。这条路不好好的去走去行,行走的每一个脚印, 所踏出來的是什么, 是想度化自己还是度化众生?自己有乘愿而來,就该去行。你们身上都有一颗明珠, 这颗明珠, 你要给它发光,还是只是放在那边染尘埃,污垢要怎样去清除?是不是要用淸淨水。


水莲!莲花是出污泥而不染,你这个莲花自己要好好去照顾,明白吗?


木头!你也要加把劲啊!这个木头不是没用的木头,是一棵栋梁。


——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观自在菩萨简介:


自在观音就是观音菩萨的另一称谓,民间也多简称为观自在菩萨,意为观世界能自在无碍,对苦恼众生能自在拔苦与乐。佛教中谓之:“观世音菩萨,观有不住有,观空不住空,闻名不著于名,见相不惑于相,心不能动,境不能随,动随不乱其真,自在无碍。”

 

自在观音原名“水月观音”。她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成规,右腿曲蹲,左脚轻踏荷叶,重心落在左胯,右手微抬微翘,左手为支撑点,无拘无束,自由自在。

 

观是观察的意思。观是用眼去观,但这里不是以眼睛的眼,而是以心眼、慧眼的眼来观察这世间的一切法。“自在”即是“自由”,我们说他自由自在地生活,或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,但这并不是佛法上所说的自在;佛法讲自在是指一个人摆脱了种种烦恼的系缚,内心没有执着。不但如此,《华严经》内列举出菩萨有十种“自在”,分别如下:

 

一、寿自在:

我们凡夫的寿命,自己做不了主,但菩萨的寿命可以自己做主,要长可长、要短可短,不但随自己安排,而且是随机示现的,已无生死寿夭之相。

 

二、财自在:

菩萨所要一切所须之物,不用经营,自然可得到,这并非以神通力得到,而是过去世所修的果报殊胜,所须之物应有尽有,这就是财自在。

天人心想要进食,其所想要吃的食物就现前,这也是财自在,只是其自在力有限

 

三、业自在:

我们众生烦恼习气深重,不明因果,所以是随业流转,一不小心就造业。但菩萨就不会被业力所转,因为菩萨知道自己过去世的因缘,所以他会应机示现,受诸果报。菩萨的身口意可以随心所欲,自然成就庄严,不会造业,这是业自在。

 

四、受生自在:

我们出生在什么地方,出生在哪个人家,自己做不了主,出生后还会迷惑。

菩萨就不一样,能随愿入胎,在六道中随愿到任何一道去度化有缘的众生。他的受生,并不像众生愚痴般的入胎。

悉达多太子就是如此受生自在,从兜率天观机缘,再决定到净饭王家中受生。

 

五、愿自在:

凡夫虽然有愿力,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,半途而废,难以实现。

而菩萨就有这个能力,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,就养成这个习惯了,凡事都会坚持到底,决不放弃。所以只要是他发愿去做的事,就一定能够完成,这是愿自在。

 

六、心自在:

凡夫通常心猿意马,妄想纷飞,心随境转,没有办法给予切实的控制;菩萨则不一样,能掌握自心,不被外境所转,不被贪、嗔、痴等烦恼所迷惑,于任何境界,内心自由自在。

 

七、如意自在:

菩萨因静虑波罗蜜多修行圆满,具有五种神通:天眼通、天耳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、他心通。威力难测,无障无碍,自在如意。

 

八、法自在:

菩萨能修行一切法,亦能演说一切法,普令众生,受法圆满。

 

九、胜解自在:

凡夫是心随境转,而不能转境。菩萨胜解成就,就能做到境随心转,他的内心可以转变一切所缘到的境界,他有这个功夫,这叫胜解自在。

  

十、智自在:

菩萨具足圆满智慧,善能观察众生的根机,应机说法,随缘度众。这和孔子所提倡的“有教无类”就很相似,菩萨的教学不是千篇一律,而是对待不同根性的众生,就用不同的讲法,非常灵活,这就很高明。

 


聖覌音註解:


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佛母降:忏悔

忏者:忏其前愆,从前所有恶业,愚迷憍誑嫉妒等罪,悉皆尽忏,永不復起。

悔者,悔其后过,从今以后,所有恶业,愚迷憍誑嫉妒等罪,今已觉悟 悉皆永断,

更不復作。


忏是发露过去的旧恶,悔是知错以后不会再作。最大的忏悔是不再犯,让我们的心清清静静,不再伤害人,伤害一切衆生,这才是最大忏悔。


忏悔如淨瓶法水,可以洗淨罪业。

如船笩可载至解脱的彼岸。

如药草可医吾人之烦恼百病。

如明灯可照破吾人无明黑暗。

如城墙可攝护吾人身心六根。

如桥梁可引导通往成佛之道。

 

时时忏悔时时拂:

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故二六时中,时时刻刻,不离觉知觉察,吾日三省吾身,觉察过错了,立刻忏悔,知错能改。君子不迁怒, 不二过。

 

一代不如一代臻:

子会开天,丑会闢地,寅会生人,至今已午未交替。从天降生以来已六万余年,此期间在四生六道,生死轮迴,所造之罪业,堆起来像须彌山一样高,唯有发菩提心,徹底忏悔淨尽,发大愿行功立德,才能消寃解孽,否则苦海无边呀!何謂臻?皈依就是臻,茹素璧观得法就是臻,随佛母转法轮,在慈航普度修辦就是臻,只要永不退转,必能回到观音净土佛母身边。就是臻。

 

枉费心思白玉身:

白玉:洁白毫无瑕疵的玉,是玉中极品,非常珍贵,它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,不会变来变去.永保洁白。所以以白玉比喻君子之德,洁白完美。君子之德是實践出来的,空谈欲成就君子,不去行出来,那就只有枉费心思,到头一事无成。

 

天机不可空妄想:

天机虽不可浅露,亦不可凭自己空妄想,去憶测天机,一切冥冥之中,上天早有安排,难把天机露,天机道破,难免數又更,时局有变先垂象,心静自能妙机通,该行该止观机鋒。所以修辦须具有很大的智慧才行。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钟鼎琴笙

天地密码


宇宙的創造者,祂有很多不同名称 :

•     上帝

•     明明上帝

•     維皇上帝

•     老母娘

•     如来佛

•     等等

 

祂有共同点,因为没有來人間出世为人,所以没有名相,历代祖师的传承,其中所提到,叫无相为体。

为了感念宇宙的创造者,所以慈航有

•     春季大典

•     夏季大典

•     秋季大典

•     冬季大典

 

癸卯年冬季大典 - 鸞文

宇宙、天地密码就是‘誠’。

 

天不言,地不语-

谁把天地万事万物在运作的规则讲出来?

所以修行者要有三畏

•     畏天命

•     畏大人

•     畏聖人之言

现在天运火風鼎,六十四卦也只有鼎卦可以成就圣贤。

 

了解天地的真理以规诫来要求自己,修行就是要胜过自己,不断提升自己,所以自知者明,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了解自己,才有办法回归聖人。自知者明才能达到十方圆明。

 

朝聖五十化水仙

朝聖-圣人留下的精神事迹,就化为经典流传在人间,圣人的言语引导我们回歸到源頭,也就是天地是什么?

 

如果是以地,占地为王就变成一场战争。人一定要有信仰

五十–中土

地緣- 現在八白土,後二十年九紫火

 

經典 - 聖人之言

菩薩的五明

•     內明

•     因明

•     医方明

•     声明

•     工巧明

 

朝聖五十化水仙

回歸源頭

聖佛仙-三千弟子、諸般星宿、儒家弟子都倒装下凡来参与慈航普度。

成就聖、佛、仙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真性情来待人处世。

皈依后都是在家居士,基本就有五戒,这就是戒律。戒律属于佛也就是属于礼。

你用戒律化为实际的经营自己,修正自己。所以自知者明。





 


如是

欲望


自性本空无内外。起心动念有真假。

圣严法师说: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太多。欲望是苦海的源头?

或许我们都喝了 ‘孟婆汤’ 忘记了前世经历过的痛苦难耐,今生又再来受折磨。再不往内心去探索平静和安心的源头,今生的痛苦将会无止尽地延伸下去。

想必我们所受的痛苦还没到达极点,还是快乐还没享受到足够?孰不知,欲望是无止境的追求和等待。

 

寻找解脱的欲望是件‘内在’的工程。

曾经有个禅师想去找明师问解脱的道;他觉得口渴便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喝了几口。他感恩地向泉水处鞠躬后便继续路程。 经过了一户农民家,便说起山下泉水甘凉一事。 那知道,农夫说: 哎呀! 泉水源流过的几处是我们这里的人用来烧尸体的地方…..怕有瘟疫….

啊啊啊….当时的甘凉解渴顿时就成了恶心至极的尸水! 当下,禅师开悟说道:一切唯心啊!便转头下山走回家。明师在自心头。

 

人身三宝精气神。炼精化气,炼气化神,炼神还虚! 虚即是空性。

 

老子说:“上善若水”,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”。

“常无欲以观其妙,常有欲以观其徼”。

 

于有欲的念去寻找解脱的法。达致无欲的念去证悟解脱的门!

 

与大家共勉之




 


探索 - 和風

作者 | 鍾晨光



從2021年開始因為疫情的關係,原本在做出版社業務工作的我,在越來越艱困的工作大環境下決定轉換工作,很幸運地,我進而因此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堅持一生,覺得最有意義的“生活方式”。接下來要訴說的,就是我在這個好不容易尋覓到的人生道路中,遭遇挫折與面對挑戰最後跨越自己內心的自言自語。

 

我的新工作是在學校教書的國小老師,原本只是想著試試水溫,看看狀況再找個更好的出路,沒想到卻一試成主顧。在第一次帶班的工作中,隨著與班上的孩子們相處時間越來越久,我發現了自己內心深處湧現出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充實感,這種感覺在過去任何人生體驗中都是從未有過的。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
但是我帶班的時間卻只有短短兩個月就結束了,因為經驗的不足,校長終止了我的帶班任務。在與新班導師交接的那天,等待著我的是教室內一張張哭紅雙眼的臉龐,我只能在簡單交接後,一語不發地逃離那個我最喜歡的地方。

 

我在學校不帶班了,可還是有接科任課的工作,但是我很清楚,自己人雖然在那裡工作,魂魄卻不知道飛去哪裡了,渾渾噩噩的每一天讓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,活得像是一個空殼,本能反應地工作生活著而已。到了約聘結束的時間,離開學校的我只清楚地知道一件事,那就是我糟蹋了那些孩子的童年,我絕對不能讓自己跟他們的相遇就這樣白費了。繼續教書不停地累積經驗,讓更多像他們一樣的孩子可以因為我而受益,是現在的自己唯一能彌補他們的方法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上天的考驗總是來得非常突然又非常的奇妙,當你覺得自己成長許多的時候,祂出給你的題目總是會遠遠超出你的能力極限,但是又不會馬上讓你無法承受,彷彿是在用一種很不合理的強壓,逼著你不得不進化成長一樣。一直以來我在人生中感受的都是如此,而這次也不例外……

 

從那之後轉眼已經過了三年多,輾轉經歷了許多不同學校的教學經驗,受到了很多老師貴人的幫助指導。我打算接受老師們的建議去研究所進修,補足自身專業的不足,而籌措學費成了現在的首要目標,因此我開始找薪水較高的學校帶班工作。

 

說也奇怪,原本沒有要錄取我的學校,突然在各間學校即將開學的前一天,打電話通知希望我到他們學校帶班。而時隔三年後又一次當班導師的我,內心因為過去的回憶有些忐忑不安又有些期待,可是這個即將到來的工作,卻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。

 

五年二班是我接下來要接手的班級,上個學期換過兩任導師,我是第三任。學生寒假期間有打架紀錄,家長之間更是互看不順眼嚷嚷著要互告上法院。班上有一個心智成長緩慢性情容易暴怒的特殊學生,還有數個過動症傾向的學生,很明顯地,學校找不到人帶班才”出此下策”,找上了原本被刷掉的我,而且聽說離開的兩任導師也都是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人。說真的,當下與校長了解班級狀況時,我巴不得想要拔腿狂奔逃離這個是非之地,實際上我也有跟校方提過自己經驗尚淺,而且不想造成像過去那樣的錯誤為由,想要推辭這個工作。若不是校長主任一直鼓勵我,讓自己提起勇氣,並承諾會常常來班上巡堂協助,我還真的熬不到現在呢……

 

一個月過後,經過這些時間跟五年二班學生們的相處才發現,不管外界傳得沸沸揚揚如何又如何,這些孩子依舊還是孩子。雖然我常常要一碗飯捧著處理他們的問題,直到一個多小時後才能吃完飯,或是同樣的問題他們會像低年級孩子一樣一再犯錯。還有每節課過後都會自動長出掃都掃不完滿地的垃圾,甚至時常因為小誤會動不動出手打架,但是只要方法得當,你還是會發現這些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在進步。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雖然是微小的成長,可是三年前那時候在帶班的充實感與快樂,確實在這個班級的教室裡我也感受到了,感受到了自己又一次地,跟著這些小蘿蔔頭一起在成長的感覺,那種充實有意義的人生又回到了我的生活中。

 

曾經看過一部叫”仁醫”的電視劇裡說過,上天只會給與人們能夠通過的考驗,雖然我的考驗還沒結束,但現在的我或許也慢慢有自信可以過關了吧……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 
 
 

Comments


DHCHY_1382.JPG

慈航普度

慈航普渡一个广结善缘、集思广益、提供发挥才华的非营利平台、它提倡传统文化教育、道的传承与净化身心灵。

訂閱

感謝您的提交!

按日期

慈航普度 © 2024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