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四月刊/2024


励志精句

作者 | 摩诃尊者


微妙法门;这个法门是没有固定程式,不可言传的,只能意会。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 侵删)


 


天地之心

作者 | 九莲圣经 · 鼎卦普释品 第七十



聖人觀天地之象,明天地之理,法天地之則,闡天地變化之序,授人民全生返本之道,所以作易。


推移陰陽交媾變化之常,常而不變,以通神明於天地人萬物,始乾而終未濟。


鼎:上離下巽



陰居陽位,倒功之數,以木巽火,趾腹耳蓋,所以象鼎,初四相應,汰舊佈新,鼎中不雉,剛實以烹聖賢。


初六:陰居陽位,重則不支,顛趾也。


偈曰:


四動初爻鼎趾顛

利之出否拔神仙

於身不害以從貴

兀足魯駘步聖賢


易曰:鼎顛趾,利出否,得妾以其子,無咎。


象曰:鼎顛趾,未悖也,利出否,以從貴也。


九二:陰陽不正,堅而不漏,鼎底實,乾履坤位,以陰易陽,雖仇無害。


九三:陽居腹中,鼎中實,見其行,塞則雉膏不食,雉離也,離中虛,火水未濟,以實吉。


九四:鼎之盈也,初六九四相應,初柔四重,其趾不支,盈以覆之,折足者重鼎之咎,其近尊位,九五之臣,重則下不支,正位凝 命以此。


六五:鼎耳金鉉也,位在尊有耳,統於鼎,九二相應,顛而不危,出否以為利。


上九:鼎上之蓋,陽處陰位,剛柔得節,威而不猛,陰陽互成,大吉無不利也。



鼎運六十,凡盈者初六九四相應,則鼎顛趾,證果菩薩背負眾生,若負馬鈴薯也。


有情來下種,因地果還生,無情亦無種,無性亦無生亦若是。


菩薩無塞,解開袋口,則有情因地果還生,若大夫有術,患者則活,乏術則死。


凡拋開俗念,為眾生煩惱,即證菩提,菩薩縛菩薩,亦是眾生,願證果菩薩,好自為之。




 

天河鸾文


天河鸾文(二)

十方院

老來子/癸卯年十一月廿二日


【根】

天爵樹品诀竅英

灵台上位伴知音

灵兒灵兒盼护持

恩澤十方度有情

觉悟夢醒一场空

王聖遗蹤行仁寿


碩果: 最老的果实
根: 有机的仁子(未來做延续的工作)

植物能够繁衍有几种途径:

  1. 有些葉子能生根。

  2. 有些樹幹或樹枝也能生根。

  3. 有些树根能生新的树。

  4. 种子也能生根。


例如: 莲花的根; 即莲藕, 在春天長出莲鞭, 蓮子栽培也長出蓮花。



这四种东西能生根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”入土” 。


若无入土就无法生根与天地连接。

这就是朝聖五十化水仙: (五十即是[土])

有机的仁子才能繁衍下一代.

天命的传承亦复如是。人得阴阳正法承。【仁】



天爵樹品诀竅英

天爵(果位)与人爵(官位)

孟子曰:“有天爵者,有人爵者。

仁义忠信,乐善不倦,此天爵也;

公卿大夫,此人爵也。

古之人修其天爵,而人爵从之。

今之人修其天爵,以要(求取)人爵,既得人爵,而弃其天爵,

则惑之甚者也,终亦必亡而已矣。”


天 爵



译文

孟子说:“有天赐的爵位,有人授的爵位。仁义忠信,不厌倦地乐于行善,这是天赐的爵位;公卿大夫,这是人授的爵位。

古代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,水到渠成地获得人授的爵位。现在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,其目的就在于得到人授的爵位;一旦得到人授的爵位,便抛弃了天赐的爵位。

最终连人授的爵位也必定会失去。

 

天爵实际上是精神的爵位,内在的爵位,无需谁来委任封赏,也无法世袭继承。人爵则是偏于物质的、外在的爵位,必须靠人委任或封赏或世袭。


樹品:

树品即是树立品德,成就九品莲台的果位。

竅:

孔、洞;指眼耳口鼻等器官之孔。

老子说:常有欲以觀其竅。

《道德经》12章:

五色令人目盲;

五音令人耳聋;

五味令人口爽;

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;

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;

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


所以我们必须修持六根法;达到般若品所說的:

「於六塵中無染無雜,來去自由,通用無滯」。


英:

本义是指花,又可指才能出众、杰出的人物。

精华,精英之意。以修行方面而言即是聖人贤人。


修持六根法若达到:【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 】便可成聖佛仙真。


灵台上位伴知音


灵台: 心灵也。

《莊子.庚桑楚》:「不可內於靈臺。靈臺者,

有持而不知其所持,而不可持者也。」



知音就是两个人彼此心灵相通,心灵相印。

例如;古代伯牙善于弹琴,钟子期善于听琴,

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。



灵性提昇到与祖師以心印心;

猶如世尊拈花,大迦葉会心微笑之境界。



灵台上位伴知音:

就是指灵性提升到闻声入流之境界,

了解到佛母的法音(耳根圆通)。



亦指捨身办道者到最后回归观音净土;

即灵台上位。


灵兒灵兒盼护持

三位一体

天爵:玄关佛宝,自性無相見天父。

灵台:囗訣法宝,無念印心通聖灵。

灵兒:合同僧宝,身行無住是聖嬰。



恩澤十方度有情

内覌自在,十方圆明。外覌世音,寻声救苦。

若修行达到十方圆明; 就会出現两种殊胜:

[一] 上合十方諸佛之慈力。

[二] 下化六道众生之悲仰。




觉悟夢醒一场空

碩果不食有两个重点:

剝卦 (山地剝)




1) 君子得輿, 民所载.

君子: 在孔子的时代, 跟隨孔子修办的人。

我们現在是指:有皈依得道的人, 谓君子。

在门外者,谓小人。

故君子得輿民所载, 我们要的是内在有机的种子; 如过去二盘转三盘, 三盘转入鼎的过程如是。

輿者车也; 有盖;故看不到里靣坐的人。



2) 小人剝廬; 終不可用。

庐即指道场;道產; 屋子。若只知道在搶夺在剝取有价值的東西; 最終覚悟夢醒一场空。


王聖遗蹤行仁寿:

王聖即是已成道之人; 已走完人生; 猶如碩果;

已完成; 像释迦; 老子; 孔子他们虽有死; 但他们留下可延续道脉之种子。这就是遗蹤。变成精神事迹。

这八字[堯舜行德; 則民仁寿.] 就是这句的意思。

因为他们的德行澤荫百姓, 令百姓皆有愛心, 故大家也長寿。





 

如是

作者 | 德藏 · 情绪和压力



曾经听过这么一段话:事 压不垮人。但是情绪会压垮人。所以不要被情绪绑架。要学会和自己和解。当你学会和自己和解的时候,你会化解所有的脾气,磨平一身的棱角,笑着面对曾经讨厌的人和事。变成一个心智特强,不受外在影响的达人。


放弃或许是绝望但放下不是。放下是认清外在的一切人事物皆是自己心的变现,都不可靠。因为心 刹那在变,外在的一切也都会随着在变。 这一刻的当下已经瞬间变成下一刻的过去!


怎么办?


只需要学会让心安静下来,哪怕是一片刻即可。这一片刻的观照能让自己看到原来都是自己 心贪,心嗔与及心痴的因素造成的。这样的觉悟将会是心真正安定下来的开始。念念不忘这般感悟才是真实走在修行的路上。否则修行无益,自心无边的众生与烦恼就无法度了!


切记 内心的快乐,悲哀,得到与失去都不是永恒的。缘生缘灭,一切喜怒哀乐都是幻影。它们会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但它们绝对不是‘你’!


当年悉达多太子经历过六年的苦苦哀求,寻求解脱之道,最终放下了万缘,证悟了空性的道理。


祂 通过自己的苦修经历而了解到 人的习性,最初开示有为法的修行法门;有苦集灭道的方法可修;到最终的无为修行法;万法皆空的不二法门。众生的苦与烦恼都是因为心的善变造成的。 证悟了这个道理,不再迷茫了叫做回头是岸!


佛说:众生误认四大假合的万物都是真实的,看不到空性的本来无一物而冤枉在轮回受苦!


‘观’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。

‘观’ 即是内外不二的意思。


观心是菩萨!成一切相即心,离一切相即佛。众生相由心生,佛相由心灭。


如来自性本无生灭。





 

钟鼎琴笙

作者 | 游化菩萨 · 道德經讀書會 :會心天時地利人和


修行是生生世世非常重要的,所以一定要从修行当中找到乐趣。




 


探索

作者 | 鍾昀達 · 道德經重讀心得分享


因為慈航月會司儀工作的關係,後學碰巧需要再多看一遍《道德經》第11章,意外有所收穫,在此特別感謝帶給我這個收穫的遊化叔叔和高笙姐。


第11章所說的內容是無之以為用,老實說第一次上讀書會時,並不全明白它在說什麼,甚至是覺得它與實際的生活有些脫節了,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漏聽了最關鍵的這段,叫做正名正位,原來它與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息息相關。


第11章最關鍵的一句話原文是"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",無指的是空間,代表沒有實體的虛,有指的是物體,代表有具體的實,再好用的東西如果沒有空間能運用也是枉然,再寬廣的空間如果沒有任何東西也是一片死寂,所以天地造物自古以來都是虛實相隨,到這邊道德經它解釋了天地的自然法則,人要如何運用在生活,還舉了房子裡要有空間,房子外面要有牆壁,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生活用具當例證,最後老子以開頭提到的"有利無用"做結尾,突然結束的文章讓我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。


其實無之用這個章節的內容,它需要與"正位"做連結才能產生最後老子要表達的意義,正名正位講的是,人需要明白"自己在不同人生階段所要完成的使命是什麼"的這件事。


你曾經有茅塞頓開明白自己這一生要的是什麼嗎?


你有明白了自己是為了做什麼事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嗎?


能答出這些問題的答案而且付諸實踐執行的人,就是正名正位的人,它見到了自己真正的心,也一定見到了菩薩與諸佛,而正位與無之用篇章的對應,則是在"人要把自己擺在適合的環境中才能產生作用"的這句話上,環境可以代表如人生的方向、工作等等,對應的是沒有實體的無,人則是要明白自己的斤兩與才能適性,對應的是有具體的實,當人真正自覺明白了自身的使命,他自然會把自己擺在正確的位置上,虛實得以互相配合,發揮與天地自然法則連結的無之用,有了適合的人適合的位置,相信每個人自然都會找到自己這一生活著的意義。




 


回味无穷

作者 | 戴骊桦 · 椰子药材汤



前言

熬夜上火、吃太多油腻食物,是时候炖煮些清润滋补的补汤来调理肠胃了。椰子药材汤,营养价值极高,有助于清燥热、止咳功效、滋阴补肾、润肺养颜,是一款富含多种营养的温和补汤。


10人份:



材料(A)

红枣35克、党参35克、玉竹20克、淮山20克、莲子30克、当归15克、水300ml。






材料(B)

白木耳20克、麦冬15克、虫草花10克、鹿茸菇100克、茶树菇100克、姬松茸100克、椰子2粒、素羊肉50克、水1200ml。


调味

枸杞(少许)、盐(少许)。


做法:

  1. 白木耳洗净,用水浸泡至软透,把水份揑干,撕至块状(待用)。

  2. 取出椰子水和椰子肉(待用)。

  3. 虫草花、鹿茸菇、茶树菇、姫松茸冼净,用滚水烫过沥干水份(待用)。

  4. 把材料(A)洗净,在锅内放入300ml的水,中小火煮30分钟。

  5. 再将材料(B)全部倒入锅内,大火煮沸,转小火再煮90分钟,加少许枸杞多煮5分钟,调味放少许盐提味即可。



注:如用沙煲熬煮,汤会更清甜可口。




169 次查看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DHCHY_1382.JPG

慈航普度

慈航普渡一个广结善缘、集思广益、提供发挥才华的非营利平台、它提倡传统文化教育、道的传承与净化身心灵。

訂閱

感謝您的提交!

按日期

慈航普度 © 2024

bottom of page